棉花糖理論
懂得延遲享樂,未來的成就加倍。
「先別急著吃棉花糖。」
在一間空蕩蕩的大房間內,四歲的小男孩一個人被留在那裡。
在那之前,有個阿姨把他帶進房間,交給他一塊棉花糖,並且告訴他,
如果十五分鐘後阿姨回來,眼前的這塊棉花糖還沒被他吃掉,那麼他就可以再得到另一顆棉花糖。
而接下來的十五分鐘內──儘管對於一個四歲的小孩來說,實在很難熬──小男孩忍住了,
他不停的在心中告誡自己:「別急著吃掉眼前的棉花糖。」
十五分鐘後,阿姨回來了,為了獎賞他能夠忍住一時的口腹之慾,
因此他又得到了另一塊棉花糖做為獎賞。這是男孩吃過最好吃的棉花糖了。
這是美國史丹佛大學一個相當著名的實驗,研究人員找來了上百名四歲的孩童,
並且一一對他們做出上述測試、記綠結果,多年後再度追蹤這些孩子的後續發展;
而研究發現,當初那些可以延遲享樂(delayed gratification)的孩子,
在未來的成就,普遍高於那些無法忍耐、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!
這當中有個相當唯妙的心理因素:
懂得控制自己一時的慾望、不逞一時之快的人,將來能夠獲得較佳的成就。
我想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:明天就是期中考了,
但今天卻是最喜愛的偶像劇的完結篇──到底要選誰才好?!
是要全力衝刺期中考,還是看完精彩的偶像劇?
無法權衡之下,甚至有些時候我們會選擇邊看電視邊複習,
結果最後電視既看得不安心、書也沒有複習好……。
也或者,我們總是跟櫻桃小丸子一樣,明明知道暑假作業落落長,
甚至還有日記要寫,但是管他的呢,暑假長得很,有什麼作業明天再說!今天忙得很!
要游泳、打球、上網、去海邊玩、衝音樂季
往往到了開學前一天,才慌慌張張的連夜趕出暑假作業……。
當然也有些同學,他們總是可以輕輕鬆鬆的交出暑假作業、從容的應付期末考,
其實他們跟你我沒什麼不同,既沒有特別聰明、也沒有少玩了一些,
重點就是他們懂得「延遲享樂」的秘訣;
想看偶像劇?先錄起來,等明天考完再看;想衝音樂季?
那麼規定自己在出發去音樂季之前,要先完成三篇作業……。
就在這些積少成多的小小努力之下,
他們慢慢拉開了和你我的距離,
完成了那些看似很辛苦的事情。
下回別急著吃掉眼前的棉花糖吧!
懂得延遲享樂,最後你得到的,絕對是加倍的回饋!
本文原刊登自【高校誌PLUS.10】,更多精彩文章,千萬不可錯過